近日,第十三屆可持續畜牧業全球議程多方平臺會議(中國區)在北京召開。會議圍繞“中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多元驅動”主題,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、學者和業界精英,從動物健康與動物福利、畜產品質量與動物營養、可持續發展與低碳養殖、畜牧業生計與經濟增長四個方面共同分享領域最新研究成果、經驗和最佳實踐,通過多方合作與交流,為中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制定具體的行動方案和發展指南。大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、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共同主辦。
據悉,可持續畜牧業全球議程多方平臺會議(MSP)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發起組織,每年在可持續畜牧業全球議程成員單位間輪流舉辦。2022年,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通過線上會議的形式,探索組織召開MSP東亞及東南亞區域會議,并取得成功。今年,經FAO授權,首次在北京獨立召開MSP中國區域會議,表明中國在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。
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是世界范圍內的科學難題,要面臨畜牧生產與環境、社會和經濟領域的各種挑戰,包括不斷增長的自然資源短缺、氣候變化、廣泛存在的貧困、糧食安全和人類與動物健康的全球威脅。
“這次會議主要通過多方參與,共同應對畜牧業面臨的挑戰,議定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全球議程,推動食品和農業以可持續的方式保持增長,并使之在實踐中更有效地發揮作用。”FAO GASL主席/國際畜牧研究所助理總干事Shirley Tarawali表示。
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畜牧業發展舉世矚目,生產規模不斷擴大,畜產品產量大幅增加、質量不斷提高。扭轉了肉蛋奶供應短缺的局面,解決了14億人口的畜產品供給問題。
在我國畜牧業高速發展的情況下,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同樣面臨來自資源需求和環境影響、畜產品安全質量保障、動物福利等多方面壓力挑戰。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科技管理處處長賈亞雄說,通過國際協商,吸收全球的成果經驗,結合中國的發展現狀,建立長效的、基于集體行動的通向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和共識,建立可持續畜牧業的利益相關方伙伴關系,對于推動農業綠色發展、保障食物健康具有重要作用,同時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。
“豬糧安天下,就意味著畜牧業可持續發展。”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、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表示,目前,我國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仍處于星星之火的初級階段,動物福利事業如何邁向正規的發展階段,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體系。無論是野生動物、伴侶動物,還是農場動物、實驗動物,動物福利的法律體系要盡快建立起來,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完整的體系,不是單獨的某一個方面。通過多年的努力,農場動物福利及養殖模式的安全推廣已經具備了很好的社會基礎,很多專家學者達成了初步的共識。下一步,如何發揮國際社會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,依然任重道遠,希望各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,共同推進全球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。
未來畜牧業發展將是什么樣?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長劉濤從生物育種、精準飼養、品質設計、合成生物學、糞污處理五個方面對畜牧科技前沿技術進行了展望,通過他的分享,大家看到了通過實施中國豬保種育種“方舟計劃”,20多個地方豬品種和外來豬品種得到有效保護,保存相關遺傳資源超過1億份;將牛奶組分合成的基因網絡組裝到酵母細胞,產生了工業化模式的人工牛奶,預測會創造千億美元市場。
ESG與碳中和投資委員會主席羅響在《畜牧業碳資產開發機遇與生態循環產業鏈的價值創造》報告中提到,未來畜牧業發展的三大基石將由循環經濟、智慧數字化、ESG戰略構成,只有解決畜禽養殖碳減排面臨的問題,才能真正做好循環經濟,做到可持續發展。
基因是畜牧業的“芯片”,我國地方畜禽品種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刻不容緩。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肉羊育種團隊首席科學家韓建林分享《家養動物遺傳資源與動物性食品供給》時強調,畜牧業具有最長產業鏈的特征,畜產品的商業價值也遠超過了農業的其它細分領域,保護畜禽品種也就意味著保障動物性食品供給。
“借鑒國際經驗,形成中國方案,解決中國問題。”賈亞雄建議,以生產性能和品質提升為核心,研究中國動物福利政策和養殖模式。以溫室氣體減排和生產性能提升為核心,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高效低排養殖技術。通過交流和學習,引入國際先進理念,以生態系統和工程理論為指引,綜合考慮各地資源承載力、環境容量、生態類型、發展基礎和區位優勢等因素,推進種養科學配套、糞肥資源循環利用,暢通種養結合的生態鏈,協同推進畜禽養殖和環境保護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
可持續畜牧業全球議程重點關注全球糧食安全和人畜健康、公平獲得市場機會、資源與氣候三大問題。自2011年首次在巴西召開以來,為進一步推動全球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。